自常州发生疫情以来,学校全面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在此期间,学校师生主动担当作为,教师志愿团队积极参与学生外出就医接送陪护、物资搬运消杀等志愿服务;学生志愿团队积极参与校园文明风尚服务、核酸检测服务、食堂文明就餐服务、菜鸟驿站服务等志愿服务。大家热忱奉献、不辞辛劳,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今天,就跟着常小工一起走近他们,为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点赞!
1
护医志愿服务队
为积极响应校党委发出的“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号召,切实做好校园封闭管理期间校内学生外出就医的接送陪护,让学生暖心、家长放心。4月上旬,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组在各二级基层党组织的支持下,牵头组织成立了150人的护医志愿服务队,全力做好校内学生外出就医的接送陪护工作。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校党委组织部批准,护医队分成14支队伍,每支队伍都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各支部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实际统筹安排护医任务,制定护医值班安排表,合理分配每日送医人员和机动人员,满足学生日常送医要求和突发状况的处理。在临时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护医队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生外出就诊的接送陪护工作,为学校疫情防控切实筑起一道坚不可破的红色防线。
2
物资搬运消杀志愿服务队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防,4月9日开始,学校进一步加强快递等物资管理,所有快递及其他货运车辆禁止入校,在校外设置专用区域卸货消杀,每件快递经三次消杀后方可上架分发。严格的物资入校流程,给快递等物资的消杀、转运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为缓解物资消杀、转运工作人员的压力,让快递等物资能够安全、及时送达学生手中,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保障组紧急组建物资消杀搬运志愿服务队。
为减少校内校外人员流动,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来源于疫情防控期间各部门和二级学院住校值班领导和老师。校园搬运消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全力以赴地搬运、拆包、排件、消杀、翻件、再消杀,个个汗流浃背,用爱心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用实际行动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行动。
3
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
3月18日开始,根据常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学校启动了新一轮在校师生全员核酸采样工作。为确保采样工作安全有序,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紧急面向全校范围招募志愿者。同学们踊跃报名,纷纷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在接受统一培训后,志愿者们做好个人防护,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志愿者们在教师志愿者的指导下,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各负其责。他们同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做好各项辅助工作,在各个入口引导师生及其他校园服务保障人员有序入场,及时并耐心地解答大家的问题和疑惑,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截至目前,参与校园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共计3500余人次。
4
校园文明风尚服务队
校园文明风尚服务队由校学生会发起,主要由校院两级学生组织的学生骨干组成,共有队员150余名,采取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园文明劝导工作。3月21日开始,校园文明风尚服务队在接受培训后正式上岗。他们身着志愿者服,佩戴工作证,在做好个人防护后,迅速投入到各区域、各岗位的文明劝导工作中。
他们的工作范围遍及教学楼宇、图书馆、食堂、操场、周边道路、围墙等区域,重点对学生忘戴口罩、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现象进行提醒劝导,向忘戴口罩的同学递送爱心口罩,同时也对校园环境卫生、公共宣传栏张贴、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等进行了检查。各小组组长认真汇总队员们反馈的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并对校园安全隐患、环境问题等及时上报。截至目前,校园文明风尚服务队共参与文明劝导1500余人次。
5
食堂志愿服务队
4月3日开始,13个二级学院团委组建食堂志愿服务队伍,在学校四个食堂,9个楼层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们早早在食堂内外等候,正门、楼梯口、点餐窗口外、侧门,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时刻提醒各位同学配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大家积极配合志愿者的工作,在他们的热心服务中有序进出,安心用餐。截至目前,参与食堂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1800余人次。
6
菜鸟驿站志愿服务队
为确保两校区菜鸟驿站安全有序取件,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安排志愿者在出入口处、取件处维持秩序。他们示意进出的同学们佩戴好口罩,去除快递外包装并用杀菌洗手液涂抹双手后再离开。志愿者、驿站工作人员和同学们相互配合,努力将“快递疫情”对校园的传播风险降到最低,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确保每一件快递的安全送达。
人生因奉献而精彩,社会因关爱而和谐,正是有了这群志愿者们的帮助,我们的生活才能有条不紊地继续向前。春日正好,校园志愿者是这个季节里最美的风景线,让我们一起加油,为守护美好校园贡献力量,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赌博网站党委宣传部
北斗星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 | 高晨煊
校核 | 朱秀
内容来源 | 党委组织部、团委
统筹 | 王超
审核 | 印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