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6月20日,赌博网站教师教学工作坊举办首期研修班,研修主题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全校各二级学院领导及青年教师共50余人参与。学校副校长汪群作开班动员,嘱咐大家不要错过当下和将来的每一次培训机会,认真参与研修互动交流,敢于自我反思,善于总结改进,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更好建立起教师身份认同和校园文化自信,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贡献一份力。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李书进致辞,希望每一位参与者围绕研修主题,深入交流和研讨教学经验和创新成果,相互学习和促进,再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提升教学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傅睿介绍教师工作坊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二级学院开展教师工作坊的工作思路,并对“混合式教学”进行概念引述,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我们现在通常都把混合式教学模式,看作传统课堂与在线教育的结合。但实际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多种形式,如: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混合,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知识单元模块化等,这些混合式教学模式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选择和设计,也就是可以进一步的混合,来引导学生对真实工程情境和复杂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其根本理念是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应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课程体系的混合中:比如传统课堂与创业课程的混合、在线慕课与项目实践的混合、还有专业课程与学科竞赛的混合,以赛促学,以赛培优,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快速成长起来。
实际上,只要突破了单一的教学资源、方法和流程等,都属于广义上的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主要是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技术与资源的主要优势。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的时空跨度被扩大了,教学方式更灵活、互动性也更强,能够给学生赌博网站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上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随后,朱建群、常征、王晓军三位特邀教授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和分享交流。朱建群在《提高教学能力的技能——从混合式教学视角》里介绍了她对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及应用,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借助布鲁姆的认知领域金字塔分析了从浅层学习(低阶思维)到深层学习(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界定,并建议青年教师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研究,如基于建构理论、合作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过程最优化理论等的教学设计,“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常征的《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建筑设计整合与建筑技术综合》从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解读出发,阐明建筑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策略,并剖析了课程知识模块化的宏大架构及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教学逻辑关系。未来建筑师需要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资源整合能力、项目协调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建筑教育必须敏锐捕捉到市场走向及政策改革动向,做好应对,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层面,应该设计以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结构、纵横交织的课程组织模式为建构原则的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整合、知识模块混合、教学方法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技术课程\课程整合\产教融合,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王晓军带来的《信息化手段助力课堂教学——融合式教学方式探讨》展示了多种教育信息化技术融合应用方案及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并通过案例形象生动讲解了如何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设计。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室、从网络课程到移动端小程序、多种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发挥了1+1+……>N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合适的教学案例,宣扬科学探索精神,展现民族智慧,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树立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继承、发展与创新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将育人育才相融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个讲座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和先进教学理念,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示范作用,让青年教师大受启发。
交流研讨环节,四个教学研讨小组围绕专家教学案例和自身教学实践开展踊跃热烈的大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并进一步提出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让研修活动进入高潮。教师们都认为,研修形式新颖、交流直接、气氛活跃,是一次关于教学实践的头脑风暴。
研修班结业仪式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瑛称本次研修为今后教师工作坊工作打下了出色样板。他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教师教学工作坊活动,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和教育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个人、教学团队、专业、学院乃至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傅睿 陆小波 王超)
(文章来源于交汇点2023年7月22日)